描写中秋的诗句

来源: 时间: 2019-08-11 11:08:35 人气: 9
 描写中秋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7、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9、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11、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2、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5、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7、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8、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2、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4、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7、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2、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3、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5、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6、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7、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8、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9、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0、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2、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3、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44、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5、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6、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8、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9、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50、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1、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5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5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4、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5、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8、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